吉祥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书画艺术名家尹廷涛精品鉴藏推荐云展
TUhjnbcbe - 2025/4/28 23:36:00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比较专业的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p1ve7ls.html

尹廷涛艺术简介

尹廷涛,艺名:大山。年12月出生于山东临沂,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临沂书画艺术家联谊会副主席,临沂大学美术学院理事会理事,临沂开明画院院长,罗庄区美术家协会协会主席。

主要获奖和展览:

年作品参加山东省第十八届美术作品新人新作展(山东省美协主办);

年作品《大壑静观》入选“丝绸之路·翰墨通渭”首届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年作品《草原牧歌》获“吉祥草原·丹青鹿洲”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会资格奖(最高奖)(中国美协主办);

年作品《山村雪霁图》入选‘壮美内蒙古·靓丽风景线’第十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年作品《花间物语》入选‘写意中国·大美辽宁’——第二届全国中国水墨画大展(中国美协主办);

年作品《花言草语》荣获临沂市委、市政府“沂蒙文艺奖”美术类一等奖(中共临沂市委、市政府主办);

年作品《山村雪霁》参加中共罗庄区委、区政府第三届“罗庄文艺奖”书画类一等奖(中共罗庄区委、区政府主办);

年作品《溪山清幽》参加“海丝情·中国梦——中国福州”海上丝绸之路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荣获入会资格奖(最高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年作品《红色沂蒙红色歌》入展山东省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联、山东省文化旅游厅主办)

砚边所谈

——我画画的一点感悟

文/尹廷涛

年的冬天,我出生在山东沂蒙山脚下一个贫穷的普通小村庄。母亲说生我的那天早上,下了一场大雪,直到现在,再也没有下过那么大的雪。生我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条件差,缺少棉被,母亲铺着麦秸穰生下的我,每当母亲提起这事,总是表现出愧疚的表情。母亲说也许是我的生命力很强,竟然没有冻出毛病。感谢我的母亲,给了我生命!

听风尺寸69*69cm

家里姊们四个我排行第三,母亲一边教书(民办)一边务农,父亲是位老实巴交的农民,整天操持着田里的事情,后来镇里村里有煤矿,便到煤矿去挖煤。

在我的记忆里,画画是最让我安静和开心的事情,小的时候让我充满着好奇,对于任何感兴趣的事都想尝试,尤其是在绘画上。

秋园尺寸69*69cm

我的一生似乎注定要与绘画结缘,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深深迷上了它。直到今天我以同样一种痴迷的心情与朋友们探讨人类美术的智慧时,我生命的历程已经过了四十八个春秋。细细想来,前尘如过眼云烟、匆匆忙忙,不敢有半点偷闲,在并不迷茫的艺术生涯中,却也有过付出和所得。在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名单上不断出现我的名字,这些对于我来说,我很感动。在此我谨以诚挚的心情对那些关心我、爱护我的领导师长们以及朋友们深鞠一躬,感谢这么多年来,在我的艺术生长的道路上所给予的厚爱,同时期望更多的朋友们理解我,认识我,用我的作品带给大家更美好的记忆。

秋声尺寸69*69cm

童年岁月的难忘时光,总会让我魂牵梦绕。那些动人的生活情境,无论心酸、委屈,还是温馨、欢喜,一幅幅生动画面,总会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激情难抑。只有当我挥动毛笔,将调色盘上的墨、色挥洒到那洁白的宣纸上,得到了我想要的效果上才能得到抚慰”。

清风尺寸69*69cm

我的村子离城区很远,非常落后,我直到上完初中一直都是靠吃地瓜干和玉米煎饼长大的,所以从小推磨伴随着我长大,推磨是要早起床的,所以直到现在早起推磨的痛苦一直铭记在心。80年代末春晚刚刚开办,全村黑白电视都屈指可数,左邻右舍都围坐在村长家里看电视剧《霍元甲》、《陈真传》,穷是穷了点但很快乐!那时的交通也不方便,到哪里都得靠走,记得有一次村子里来了一辆骑着自行车卖冰棍的,把我兴奋得跟了几里路看稀奇,冰棍到底什么样?结果还摔了一跤,现在想起来都有趣。

秋声尺寸69*69cm

正是这样的环境,更坚定了我们努力读书的信念。当然作为教师的母亲对我们要求更是严厉。我学习之余,总是喜欢画画,我画画父亲是反对的,他一直认为农民的孩子吃都吃不好,哪有钱去买纸画画。我的母亲是支持的,为了让我画好画,她还专门找到她认识的一位教中学美术的老师刘家声先生让他课余时间好好辅导我。刘老师也是自学成才,也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老师,他告诉我如果想考美术,要到城里找专业培训的学校,怕误人子弟,耽搁了我!高二那年,我跑到了临沂四中,我才系统地接受了素描、速写和水粉的学习,一直到考上大学。大学我选择的是美术教育专业,这个专业有个特点就是什么都学,但什么都不精,对于各种绘画门类都点到为止,学到的只是皮毛。

围炉夜话68*45cm

毕业后,我进了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因为当时国有企业的工资比老师多出两倍还要多,在企业里从事企业文化工作,负责设计,工作之余可我还是喜欢画些国画。尤其是写意国画花鸟、山水。它能像油画一样写实,也能挥洒自如书写心中之意,这激发了我学习写意国画的强烈兴趣,为自己今后的艺术发展定了方向,我想要学习写意、尤其是大写意,认真仔细的学习,系统的学习,画点属于自己的东西。

南园秋色*97cm

于是十几年在工作空闲我会拿笔练习,没有老师,就大量的买资料和书籍学习,还好,每次去书店翻来覆去地找我喜欢的书籍,没有人引导,我选来选去,还是喜欢徐渭、八大、石涛、黄宾虹、任伯年、齐白石、吴昌硕、李苦禅等大师的作品,这都是我喜欢的,现在有时候我还在想,学习中国画,第一口“奶”,真的很重要!我总是认为画画就是一个坚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没有停止的。但是我忽略了用心去画,有时候心太急反而给自己造成了完成任务的情绪。绘画真正的目的在于情感的表达,所有的一切手段都应该服务于这个目的,这才是绘画的本质。如果绘画没有情感,那么它是不具有任何生命力的。我深深感觉到任何风格的绘画都需要我们作画时不仅有过硬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好自己用心绘画的能力。在国有企业里不知疲惫的认真的工作了十几年,突然有一天,我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我要的,思来虑去,我决定辞去工作,专心的来画画。

梦绕家山*97cm

辞去工作以后,一边大量地读书,一边大量的临摹古代大家的作品,但我的作品一直没有大的起色!自辞去工作,家没有了收入,生活成了问题,为了生存,我只好办起了少儿美术培训班,一边教学,一边画画。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明白了一个好的画家应该在博古通今的基础上,遵循自我的内心驱使,把笔墨探向这一长久以来封存在“传统”概念之中的的沉淀沃土,植根出独特的艺术实践。现代美学更强调“心灵的震撼”,所谓美、妙、悦,都是由心灵感悟出来的,更是现代人们的审美新取向。因此,画不在多,不在急,而在于心悟与意韵,应该保留一颗童心,保持敏锐的感觉和恬静的心态,表达越质、朴越单纯,就越有韵味。

总之我认为:手画只是一个技法的表现力,而静心画画才是作品的关键。

秋酣*97cm

静心画画,才明白了一壶美酒靠的是陈年的缔合与平衡才得以香醇绵甜,一饼普洱要的是时间的流逝与发酵方得以茶气香陈,一把老壶美的是岁月的摩挲与浸泡而得以包浆出现,同理一位画家看的是文化的沉淀与岁月的凝练,方可得厚积薄发,笔底流华。故而画家不是训练出来的,画家是“养”成的。

怎么“养”?养酒、养茶靠时间,养壶、养石靠把玩,画家的培养靠的是文化。画在画外,功夫在功夫外,“君子不器”,方成才。

高枝星悬*97cm

文化的缺失,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重表象轻内涵”是当下中国画发展的一个现象。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不是穿个长衫,拿把扇子就有文化了,更不是头发留长了就是画家了。年春天,我把培训班交给了爱人搭理,决定前往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学习,在北京三年的时间里跟随国内一流的大家学习,才明白了很多真正的道理,不仅在绘画水平上得到了提高,更明白了,如果想成为一位优秀的画家,功夫在诗外......!

家山秋色*97cm


  看古代文人生活状态,饱读诗书,提笔落墨,品格高洁,携琴访友,归隐山林,于是便有了徐渭的疯癫和八大山人的“个相如吃”,也就有了“竹林七贤”的肆意酣畅和刘禹锡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文雅,更有了谢安“东山携妓”出行的潇洒。皆文人大家,诗书画无所不能。再看今人,生活节奏变快了,知识获取的途径多了,书丰富了,网络知识的传输速度更快了,生活过程、状态与古人完全不同了,书写不再用毛笔了,汉字简化了,写文章用白话文了,“四书”“五经”不再是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今人习画的难度也比古人增大了,选择的范围比以前宽了,也更复杂了,比如宋人临摹古画,往前学临个唐就行了,明人师古也不过宋、元,而今人师古,如若要从古至今历朝历代名作都临一遍可能人这一辈子就没了。于是人心浮躁、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跑了,甘于寂寞、勤学苦练的人少了,诗词文赋、把笔著述的学者难找了……。

秋声*97cm

那么当下的画者应该怎么办,“文道合一”“技道合一”正如石涛所言“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永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习古通史,以养自身的学识;修身律己,以养自己的品德;赋诗撰文,以养自身的文化;游历感知,以养自我的性情。以真情、真知、真境激发文化的“内美”。

家山新貌*97cm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登危临渊,在山川旷野中体会自然的灵气;踏雪寻梅,在风霜雨雾中领悟生命的顽强。坐望山水,于天人合一的妙境中愉悦,创作灵感勃勃而生。

一天秋色*97cm

构图是中国画的根。唐代王维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清代邹一桂的《小山画谱》中把南齐谢赫的六法经营放在首位,很有道理。没有完美的构图就无法产生气韵。气无形,是功力的外露;韵有形,是笔墨的舞蹈,气韵完整统一,才能创作出不群的作品。

云山烟云图*68cm

墨是中国画的魂。墨的变化是多层次的,内涵非常丰富,浓淡之间写尽大千世界。把墨的变化加以控制,先写、次破、后泼、再破,然后积墨、破墨与皴染相结合,才能彻底地表现出墨的本质。我把这叫作“墨的还原法”。墨的还原法使我在中国画的创作中不断突破,作品更加传神,蔚然一家。

江流天地外*68cm

我在创作的同时,总会遇到一些初学者或一直在路上苦苦探索中国画的朋友,时常问起我,说画好中国画有什么技巧,如何才能画出自己的风格,说到技巧与风格,什么是技巧?“最好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毕卡索说。也许,我们学习技巧是为了最终忘记技巧,就像我们学会了走路就不必总想着怎样走路一样。讲究技巧并不是孤立的为技巧而技巧,只有将它与所表现的对象融为一体时,技巧才具有生命力。泰戈尔说,上帝在创造中发现他自己。我想,也许那些最恰当地表达了画者的意图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技巧。因而,忘掉技巧,全力以赴地去表现你的所想所思,技巧自然就会在毛笔和宣纸的一次次亲密接触中自然流露。画家不必为风格难为自己,真不必“为赋新诗强说愁”。

山壑苍苍*68cm

总的来说,每天画画是一种生活方式。我用我的作品与人交流,我喜欢这种交流方式——自己并不需要多说些什么,一切靠作品说话。对我来说,这是最重要的。

山高水长*97cm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将视艺术为生命,为其努力奋斗一生,奉献一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书画艺术名家尹廷涛精品鉴藏推荐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