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衢州市按照“大气、开放、通透、简洁”的要求,坚持“绿量要大、层次要丰富、立体感要强、共享性要好、自然原生态”五大原则,推进市区公园绿地底层治理,为市民提供更理想舒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休闲空间。项目共投资万元,于去年9月底进场,涉及改造绿地约50.38万平方米,包括府山公园、健身公园、南湖公园等12个公园绿地及新元路、荷花中路2条道路隔离带绿化,目前已基本完工。
回应民声突出“人文美”。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在项目谋划和建设中不断征求市民意见、回应市民呼声,着力提升项目的功能性和共享性。如在市民健身公园项目提升中,增设了总长度约米、宽度1米左右的多条“毛细血管”式的小园路,与市政道路连通,减少人为踩踏,增强公园的可进入性。同时,设置适合不同群体的活动空间,增设了4个林下空间、1个儿童沙坑、1个五人制足球场等,全面拓宽活动空间、舒缓游玩节奏,让市民游客走得进去、看得舒服、用得起来。
顺应自然突出“生态美”。把握“生态化、自然风、山水味”的绿化要点,改造区块内铺装及园路采用透水砖、透水沥青、卵石、碎石等与自然贴近的材质,体现原生态;绿地与园路边界,一律采用平石压边,以自然的形式过渡,营造自然景观。同时,全面更新底层地被,清除老化的灌木,重塑地形,优化草灌藤结合,主要种植大吴风草、吉祥草、书带草等便于后期养护的草本地被,提升底层地被质量,确保地被丰富、茂密、不露土。
优化布局突出“层次美”。重新梳理上层乔木,调整植物空间,外移长势差的乔木,对开花类亚乔木植物,根据习性场内整合,移植后成片种植,疏密有致,顺应植物生长规律,同时增强视觉感染力和冲击力。如在鹿鸣游园项目提升中,以城市街角口袋公园为样板,利用原礼贤路道路行道树悬铃木为背景,结合岩石台地、旱溪景墙、植物组团、花境点缀、空间留白等5种手法,构建不同的组团景观,营造层次景深的变换,打造出一个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以街头岩石台地为特色的节点微景观。(衢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稿编辑朱宇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