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解密定情信物香囊文化史
TUhjnbcbe - 2025/1/24 23:22:00
白癜风哪里权威 http://www.mvdtj.com/m/

中国的香文化历史悠久,作为香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香囊(亦称佩帏、容臭)文化,也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与社会习俗,同时,也体现着中国纺织及精细制造的成就。

而香囊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以前人们在野外住宿,为防止毒蛇叮咬,把中草药用树叶包起来放在身旁,起驱虫的作用。后来改用布和丝绸,慢慢成为一种装饰物、吉祥物。

其二是:香包作为行军打仗时传递军事机密和书信的工具,史称锦囊,三国时诸葛亮给赵云的锦囊妙计的装信之物就是香囊。

其三是:有未嫁女儿的人家要临街修阁楼,四面开窗,选婿时女子上阁楼,抛香囊给相中之人以作定情之物。

香囊文化最初的记载

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据《礼记内则》记载:“男女未冠笄者,咸盥、漱、栉、縰、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东汉郑玄注曰:“容臭,香物也。以缨佩之,为迫尊者,给小使也。”大意是说未成年的男女拜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香囊以示敬意。这里提到的“容臭”,大概就是最早形态的香囊了。

而到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佩戴香囊风俗已经兴盛。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纫,乃连缀之意。“椒专佞以慢滔兮,铩又欲充夫佩帏。”佩帏即香囊。目前我国出土的最早香囊实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这说明香包早在屈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已是一种饰物了,同时也体现了当时香囊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产物。

香囊在历史中的演变

汉魏时期,“香囊”的名称正式出现在文献中。例如繁钦的《定情诗》:“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明确指明当时的香囊是系在肘臂之下、藏于袖中佩戴的,通过衣袖再把微微香气从袖筒散发出来。这种袖底生香的魅力是既含蓄又充满诱惑力。

到了唐宋时期,香囊逐渐成为仕女、美人的专用品。例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描写古代女子所过之处,往往有阵阵暗香随风飘来,而香气的来源便是香囊。

到清代,香囊还是中国传统的定情信物,恋爱中的女子往往会送情郎香囊以表衷情。《红楼梦》第十七回黛玉与宝玉的误会便是由送荷包引发的。

而演化到近代,香包则多半用于民间端午节的赠品,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驱恶避邪的。

香囊中通常装的香料

主要有苍术、山奈、白芷、菖蒲、藿香、佩兰、川芎、香附、薄荷、香橼、辛夷、艾叶,另加冰片。藿香、薄荷、紫苏、菖蒲、香茅、八角、茴香、陈皮等有驱蚊虫的功效。艾草可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效。总之,香囊的品种多样,大多以香草中草药研细配制而成,有香味,起到除秽避邪之功。

对于香囊小编也十分钟爱既可当配饰,又有香味散发,让人爱不释手。大家有其他不同见解可以相互讨论哦!(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的手创古风香囊艾草薰衣草天然持久驱蚊手工刺绣淘宝¥46购买
1
查看完整版本: 解密定情信物香囊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