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
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我国平均地温已稳定通过10度,这是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欧阳修对春分也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无论南方北方,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
春分时有些民间活动,一般算做踏青的正式开始。
放风筝,妇女小孩都到郊外放风筝,风筝上要写上祝福语。
簪花喝酒: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簪花:旧时插于头上的首饰)
春分到,万物复苏,在一些地方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这天大家会到田野里挖野菜吃。
送春牛
春分随之即到,其时便挨家送春牛图。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春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春祭
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祭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在每年的春分这日,各地都会有许多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竖蛋不容易,但成功者很多。(我就竖蛋成功过)春分是竖蛋游戏的最佳时间,所以有句“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我国自古就有春分风不小,要防痛深扰的说法.
春分节气时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期,所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膳食总的原则要禁忌大热、大寒的饮食,保持寒热均衡。这段时期也不适饮用过肥腻的汤品。
春分吃什么
吃太阳糕
太阳糕是由大米和绵白糖混合制成的方形小点心,在北京地区已消失约百年。记者在稻香村门店看到,新上市的太阳糕上面印着红色的“太阳”,具有浓厚的民俗气息。食俗专家称,春分节气气候温和,阳光明媚,应适当进食糯米、红枣等来调节身体机能的平衡。“太阳糕”以糯米制皮,内包枣泥馅,馅中还加入了白瓜仁及秘制桂花,既有五谷丰登的寓意,又满足了人们食疗的要求。
吃春菜
“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人们都去采摘春菜。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香椿
春分时节的香椿,香味浓郁,鲜嫩清脆,口感和营养都是最好的。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食用香椿,不染杂病”之说。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功效;它味道芳香,能起到醒脾、开胃的作用。
不过春食香椿要趁早,等到四月中旬之后,大部分地区香椿芽中的硝酸盐含量都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也就是说,香椿芽越嫩,其中硝酸盐越少,那么将来储藏中产生的亚硝酸盐也越少。
直接从树上采摘下的新鲜香椿嫩芽,可以直接入菜。但如果从市场上买来的香椿,一定再吃之前做焯烫处理。在沸水中焯烫1分钟左右,可以除去三分之二以上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同时还可以更好地保存香椿的绿色。
蜂蜜
蜂蜜也是“吃春”的首选,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暖还寒,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
兰头
马兰头,又有叫马兰、螃蜞头草、田边菊等,我国大部分地区路边及田野有生长,也有人工栽培。其含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蛋白质、脂肪、钙、铁等,味辛性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对于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衄血、血痢等都有一定食疗作用。把马兰头做熟加调味后,美味可口,为家庭喜食的蔬菜之一,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经常食用可达清火明目之目的。
◎饮食养生
春分时大自然阴阳各占一半,饮食上也要“以平为期”,保持寒热均衡。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进行饮食搭配,如吃鸭肉、兔肉、河蟹等寒性食物时,最好佐以温热散寒的葱、姜、酒等;食用韭菜、大蒜等助阳之物时,最好配以滋阴的蛋类。另外,春天肝气旺可伤脾,因此应多食甘味的食物,如大枣、山药、菠菜、荠菜、鸡肉、鸡肝等,少吃酸味的食物,如番茄、柠檬、橘子等。
春分时肝气旺,易乘克脾土,加之此时节雨水渐多,空气湿度比较大,易使人脾胃损伤,导致消化不良、腹胀、呕吐、腹泻等症,故饮食上应注意健脾祛湿,可多吃薏苡仁、山药、鲫鱼、赤小豆等食物。
春分也适宜吃一些补品,但是最好是选择营养成分丰富且不易上火的补品。银耳、海参都是不错的滋补选择。尤其是海参,性甘,富含50多种营养成分,且在中医药方面,有阴阳双补的功效,是非常适宜的滋补佳品。需要注意的是,吃海参,如果是干参,注意泡发时间。如果是即食海参,尽量选择无添加的即食产品,如壹桥蒸食海参,以获得更多的营养成分。
春分时节禁忌吃什么
1、忌过咸之物,如咸鱼、咸肉、榨菜、咸蛋等。此类食物可使体内水钠潴留,易使高血压病患者加重症状。
2、总的原则是忌大热大寒、而力求中和。如吃寒性食物,则佐以湿热之品;如服益阳之品,则配以滋阴之物,以达阴阳平衡。
3、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辛香湿燥之品,如辣椒、咖喱、胡椒、羊肉、狗肉、大葱、白酒等。此类食物易于化燥,增加痰液黏度,可伤及肺阴。
4、忌各种生冷瓜果、冰淇淋、冰冻饮料等。这类冷食有碍脾胃。对水湿运化不利,可聚湿生痰。
做好几件事,来年少生病!
捂头——戴帽子
头为诸阳之会,最易散热,使热量丢失,因而对于一些体弱多病的老人来讲,戴顶适宜的帽子会起到如同暖瓶瓶塞一样的保温作用。
捂腹——穿背心
腹为阴中之阴,胃肠病患者和患有妇科病的女士要加强保暖,除了穿件背心外,最好不要穿开衫或将上衣扣子随意解开,睡觉时要注意盖好腹部。
捂下——穿秋裤
由于寒多自下而生,《千金要方》曾提出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收阴,颇受后世医家推崇。所以,“要风度,不要温度”,为追求美而不顾健康的做法极不可取。同时,老人和儿童体质较弱,更不可急于脱去保暖下装,应注意穿好具有保暖性能的鞋袜。
总的来讲,春季对人体的穿着有三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宽松舒展,以顺应阳气升发之势;二是柔软保暖,以防阴寒之邪侵袭;三是衣服增减有序,不违阴阳寒热变幻之规律。
运动
冬季带给我们的除了寒冷还有僵硬,身体各器官如内脏、肌肉的功能都处于较低水平,骨骼和韧带更是僵硬得很,忽然弯腰、扭腰、跳绳都很容易造成损伤。因此,为了预防肌肉和骨骼遭受到损伤,从事剧烈的运动前,热身运动更是少不了。
春分前后也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和用餐,有目的地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
睡眠须知
在春季的男性健康养生,对于睡眠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很多人时时的出现失眠的现象,或者是多梦,或者是晚睡等等,这些都将会影响男性健康的,所以对于睡眠的状况我们就要引起重视,一定要保证睡眠的质量,在中午的时候,也要适当的午休,同时这也是对于身体的一个很好的调整。
注意“情绪”,做到心情舒展顺畅。
春分的精神养生,以保持心境平和最为重要。这个节气,人们肝气易升、易动,肝气、肝阳耗用较大,也更容易急躁或焦虑,出现情绪波动,有些人表现为失眠和头痛;阳损及阴,肝阴内耗,部分人群还会导致头晕、眼睛酸涩、腰膝酸软等情况。所以要注意保持情绪的平衡,做到情绪宣泄有度,力戒大喜大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尽量把心态放平和,以便肝气调达,在加强自身情绪调节的前提下,通过医生的讲解疏导,再配以中医针灸,可以疏肝理气,滋阴养血,促进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