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成道的征途上,若非下定决心克服千般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人常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修行者要降魔成道,真还不容易哩。佛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主要经历了从兜率宫下降、托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涅槃等八个阶段,称为“八相成道”,又称“八相示观。”

“八相成道”的历程,关键在于由“降魔”而达于“成道”,超凡入圣。并由此而使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据说当初释迦牟尼出家,经过六年苦行,在形容枯瘦,力竭精疲之际,终于使他认识到,一味苦修,并不能够成道。于是,他决定接受牧女对他乳糜供养,随之又在尼连禅河洗了个澡。

待到体力恢复过来,释迦牟尼来到菩提迦耶的一棵大菩提树底下,用吉祥草數垫了金刚座,然后面向东方,端身正坐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当时,第六天魔王担心释迦牟尼成道后普度众生,会使众生摆脱欲界控制,于是大脑之下,率众来到菩提树下进行破坏。释迦牟尼在魔王的乱箭玫射下,神情自若,怡然不动。

魔王见硬的不行,又来软的一套,派妖媚的天女前去惑乱其心。结果,又以失败而告终。这样49天下来,释迦牟尼终于克服来自内心和外界的种种魔障,豁然成道。

这是四月初八的夜晚,释迦牟尼夜望万丈星空,忽然悟彻世间万物缘起无我之理,成就了至高无上的正等正觉。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当时才35岁。

降魔和成道,本属一个事物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在“成道”的征途上,若非下定决心克服和排除一切来自自身和外界的千般磨难、万种诱惑,就无法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

《西游记》写唐僧西天取经,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护送下,山远路长,迢迢万里,先后克服81种磨难,历尽干辛万苦,最后才取得真经的故事。同样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若要有成,必须降魔伏魔的颠扑不破的哲理。

不经一番寒彻骨一,怎得梅花扑鼻香?公元16世纪,音乐家朱载堉的父亲,明仁宗第五世孙郑恭王朱厚烷因为遭谗削职,被下到了安徽凤阳的监狱里。

鉴于老子所遭不白之冤,朱载堉就此看透官场,不愿再进宫门,兀自一人,离群索居地隐居在一间简陋的屋子里,发愤钻研他心爱的音乐理论。当时,朱载堉睡的是藁草,吃的是粗粮。

就这样,在艰苦清贫生活的磨砺下,他所著的《律吕精义》,终于呱呱坠地问世了。这是世界上第一部通过精密计算和科学论证阐明新法密律的音乐理论专著,比起德国音乐理论家威克迈斯特在年提出的十二平均律,足足要早出一个世纪左右。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要不是这种为事业冲破一切磨难险阻的献身决心,当年深受宫刑奇耻大辱,痛不欲生的司马迁,又怎能以惊人的巨大数力,挥笔完成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皇皇历史巨著《史记》呢?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野草》中说:如果不落在肥土中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绝不会悲观,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