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万物生长靠太阳,花与光照有什么内在关系 [复制链接]

1#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阳光中包括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可见光和紫外线,其中的红、黄色光是对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的光;紫光和紫外线直接影响到植物色素形成;红外线促进植物枝条伸长,相反,紫外线抑制枝条的伸长。

阳光可分为直射光和漫射光。过强的直射光可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漫射光对花卉植物一般比较有利。直射光中所含的对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的红、黄光仅37%,而漫射光中则含红、黄光达50-60%。

根据花卉对光照不同的要求,可把它们分成阳性花卉、阴性花卉和半阴性花卉。

阳性花卉喜强光,不耐庇荫,如阳光不足,会造成枝叶徒长、组织柔嫩、叶色变淡、不开花或花开不佳,易遭受病虫危害等。阳性花卉往往具有短的节间、枝叶较稀疏、叶形小、叶质厚,表面具蜡质或绒毛。阳性花卉比较多,常见的有桃花、梅花、海棠、石榴、牡丹、月季、玉兰、松类、茉莉、米兰、旱金莲、万寿菊、菊花、荷花、睡莲等。

阴性花卉需要弱光或散射光,具有较高的耐荫能力、叶大而薄、叶面往往与光线垂直等特点。城市家庭室内养花因光照条件限制,阴性花卉就尤为适宜。常见的阴性花卉有社鹏、山茶、绣球、棣棠、天竺、兰花、蕨类、万年青、吉祥草、玉簪、棕桐等。

半阴性花卉介于阳性和阴性花卉之间,不喜强光,也不特别耐阴,在强光和庇荫条件下生长不好。如桂花、柏类、珍珠梅类等。

花卉对于光的需要量并不是固定不变。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光的需求量发生变化,如广玉兰幼期稍耐阴,长大后则喜阳。不同的季节花卉对光的需要量也在变化,一般春季的需要量大于夏季。花卉在贫瘠的土壊上对于光的需要量也大些。我国一般越向北阴雨天和雾天就相应越少,雨量和空气湿度也递减,光照量相应提高,因此在“南花北移”时,当夏季中午阳光强烈时,对盆栽花卉要适当遮荫,特别是喜阴花卉更要注意。

不少花卉长期生长在不同的地理纬度,其开花习性和光照时间的长短形成了密切的关系。按照花卉对日照时数的要求,可将花卉分成长日照、短日照、中性花卉三类。

长日照花卉需要每天12小时以上的光照,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开花。长日照花卉一般在夏季开花,多属于温带植物,绣球花、紫罗兰、指甲花等。

短日照花卉如果每天有小于12小时的日照,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开花,他们往往是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植物,如菊花、一品红等。

中性花卉对日照长短并不敏感,只要生长正常,就不影响开花,如紫茉莉、石竹、仙客来、天竺葵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